信托业 进入转型阵痛期?
2018年资管新规之后,银行被严格限制非标,只有信托投非标仍然不受限制,信托执行资管新规的进展是所有资管类型中最慢,所以2018年信托仍然是回光返照的一年。部分原因是该年信托相关法规已不适用于当下环境,其业务模式纷繁复杂,很难说清是资管新规下哪一块业务。
2019年开始对信托的严监管从6月份开始,标志是资产端受房地产严控规模开始。
2020年4月份发布资金信托新规征求稿,压缩非标成为主基调,信托业面临实际的转型阵痛,逐步压降融资类信托是信托公司回归本源的转型目标。此外,通道业务含量最高的事务管理类也是要求压降的目标。
2021年融资类信托规模以20年为基础必须压降20%并要求持续压降。规模来看,截止2021年年末,融资类规模较21年初下降了26.28%,占比来看下降了4.42%。
2022年,对调整信托业务分类即将规范进行提示,发布征求意见稿。
2023年,信托迎来严监管时代,全面回归本源。3月《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正式落地,将信托业务分为资产服务信托、资产管理信托、公益/慈善信托。禁止了资产服务信托募集资金、主动负债以及变相开展资金融通服务。资产管理信托分类对齐并适用资管新规。对于信托资管发放信托贷款加以限制,并要求出清不合规业务。关于《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实施后行业集中反映问题的指导口径(一)出台之后,允许资产服务信托发放信托贷款。
同年11月《关于印发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级分类监管暂行办法的通知》发布,通过评级引导信托回归本源,权重最高的是资管信托,25%,其次是资产服务类信托、公益慈善类信托,10%、5%。有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借鉴,可以说政策方面信托花了一年走了资管新规下资管机构几年的路。不过与其他资管产品2018年规模大幅回调不同,信托业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信托规模为239237.96亿元,同比增长13.18%。此外,从功能分类来看,此前融资类、事务类占比占比较高,而目前规模的主要贡献分类为投资类,规模达到11.5万亿元,占比达到48.34%。
2024年6月,监管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信托公司与理财公司合作业务合规管理的通知》,发现信托公司配合理财进行产品之间收益、风险资产转移,配合使用不当估值方法并提供投资通道服务,监管立即叫停该项操作。根据法询理财产品库数据来看,二季度理财重仓信托计划达到了1.7万亿,其中,同一信托产品接受同一理财机构旗下产品数量超过10只的共有210只,规模总计6480亿。
(一)规模两极分化,小公司市场被蚕食
22年以来,信托行业规模经整治后开始反弹,截止2023年信托业规模达到239237亿元,同比增长13.18%。从公司层面来看,根据2023年信托公司披露的年报,平均每家管理规模为3709.48亿元,同比增长8.5%。不过,信托行业两极分化较大,排在第一位的华润信托资产规模已达到2598497亿元,而末位资产规模仅为11.36亿元。从集中度来看信托行业头部集中度较为明显:CR3、CR10为28.57%、51.88%。
此外,23年共有33家公司较去年规模增长,18家公司规模下降。前十共有8家信托公司规模同比增长,其中两家万亿规模信托公司的规模增长是带动本次行业规模上升的主力军:信托规模排名第一的华润深国投信托同比增幅达到56.66%,2023年年末其规模达到了2.6万亿元,主要得益于证券类信托大幅增长,创下了新高。中信信托以2万亿规模排在第二,其规模同比增幅为33.65%。
跌幅来看,18家信托公司规模下跌,主要为规模较小的信托公司规模出现下降:除建信信托、五矿国际信托、光大兴陇信托、华能贵诚信托四家在5000亿以上,其余平均规模为2858.72亿元。
资金类型来看,主要为投资类规模同比增加,增幅为24.57%。此外,投资类资产占比增加4.42%达到48.34%。其次是融资类、事务管理类,同比增长13%、1.19%。融资类增加主要在四季度,《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出台之后,非标、资产服务信托贷款监管态度不明,信托业处于观望状态增速放缓。直至2023年7月7日,关于《关于规范信托公司信托业务分类的通知》实施后行业集中反映问题的指导口径(一)出台,表明并非禁止非标、资产服务信托贷款,但非标审慎开展、资产服务信托贷款符合规定。随后融资类较前三季度规模大幅度抬升。
(二)集合资金信托创下新高
来源上看,资金信托规模增长10.68%。其中,集合资金信托占比再创新高,达到56.5%。单一资金信托随着通道业务持续出清,规模、占比持续下降。2023年年末单一资金信托余额为3.86万亿,同比下降3.87%,占比为16.12%,同下降12.86%。而管理财产信托规模2023年年末余额达到6.55万亿,同比增加9.3%。
(三)量增利减,行业虚胖
2023年信托业再次进入监管周期,政策相继出台引导信托回归本源,引导信托向资产管理、资产服务信托等以收取管理、服务费为主等经营模式进行转型。收益上来看,此前信托主要担任融资中间人角色,收取利差。其利润率较资管业务、资产服务信托业务更高。加之服务费、管理费等业务收入主要取决于规模、声誉,而信托业并不具备先发优势。另外新规对非标资产投资比率进行约束,信托业出现了规模、营收增加利润减少的虚胖现象。
营收来看,信托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反弹达到863.61亿元,同比增加2.96%;2023年利润总额达到423.74亿元,同比增加16.92%。2023年可比业绩共57家,合计营业收入776.31亿元,同比增加0.8%。其中31家信托公司业绩同比增加,3家信托公司营收扭亏,25家业绩下滑,一家信托公司营收为负。
相较于营收正增长,信托业净利润整体下滑1.87%,从28家业绩下滑的信托公司业绩来看,平均每家公司净利润下滑46.38%,降幅最大为兴业信托,其净利润同比下降330.27%,2023年亏损5.89亿元。其次是万向信托、昆仑信托,162.08%、94.69%,5.3亿元、3.82亿元。从收入结构来看,固有业务成为兴业信托、昆仑信托最大拖累,兴业信托公允价值变动亏损达到10.56亿元,昆仑信托亏损达到2亿元,占23年总下降额度233%、52.21%。
(四)资金信托加大债券配置,地产投资成过去式
2023年信托业资金信托规模为173750.84亿元,信托继续增持债券资产,投向债券资产规模为5.68万亿元,同比增长65.44%,债券资产投资占比达到了32.67%。此外,信托已连续超四年增持债券,债券已超过工商企业成为信托投资最大规模资产品类,而同期工商企业占比为21.8%。此外,信托对于金融机构、基金等方向也持续增持,投向金融机构规模为2.37万亿元,同比增长0.25%。资产波动环境下信托基金资产增持也较为明显,较去年同期基金类增持幅度同比达到28.41%。
基础产业、房地产随着政策、经济周期继续回撤,截止2023年房地产规模规模为0.97万亿元,同比下降20.43%。基础产业规模降至0.15万亿,同比下降4.79%。
从运用方式来看,信托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规模增加,截止2023年信托交易型金融资产投资规模已达到10.44万亿元,同比增加52.75%。存放同业近年来也逐年增加,规模达到0.76万亿,同比增加44.43%。
此外,信托业长期股权投资已超四年减持,主要考虑监管趋严下明股实债的业务出清,截止23年末规模降至0.15万亿。另外,租赁、与其他资产也出现大幅度减持,幅度为95.35%、70.46%。
(五)理财公司资产管理产品投资大幅增长
根据法询货币网,2024年2季度理财十大持仓中信托计划规模达到1.72万亿元,从产品数量来看,共有12035只理财产品重仓信托计划,平均每只产品重仓规模为1.42亿元。从合作产品类型来看,以资管产品为主,共有3169只资管产品接受理财公司重仓。从合作深度来看单一理财重仓单一信托计划超10%的共有6671只。同一信托产品接受同一理财机构旗下产品数量超过10只的共有210只,规模总计6480亿共涉及31家理财管理人。从规模上看,平均每家合作规模在209.38亿元。
实际持有规模远超十大持仓的水平,考虑到部分机构开始穿透披露十大持仓,从而看不到信托的影子。加上十大持仓总体上只占据总规模30%,笔者推测实际持有信托规模约5万亿左右,这和各家信托披露的2023年年报证券类信托规模大幅度上涨也基本吻合。
从下图看2022年一季度开始理财公司资产管理产品投资(SPV投资)从6.6万亿扩张到最新的2024年半年度10.1万亿;同期固定收益直接投资规模几乎没有变化,此外协议委外也从0增长到6000亿元规模。